當前最新:生豬期貨開辟服務“三農”新路徑
(相關資料圖)
服務實體經濟是大商所的宗旨和使命。作為現代市場體系的組成部分和與實體經濟聯系最為密切的要素市場,大商所不斷探索期貨市場服務“三農”的模式,效果顯著。日前,由期貨日報、華西期貨聯合主辦,大商所特別支持的“DCE·產業(yè)行——期貨大家談:生豬產業(yè)轉型升級之路”線上系列活動的第五場會議中,大商所相關負責人在會上對大商所“三農”服務的探索實踐、“保險+期貨”基本情況、“農民收入保障計劃”等進行了情況介紹。
2015年,大商所在國內首倡“保險+期貨”模式,在遼寧錦州義縣落地國內第一單“保險+期貨”項目試點,也開啟了期貨市場深耕“保險+期貨”模式服務“三農”的篇章。
據悉,之前農民獲取信息渠道有限,信息準確性難以保證。大商所通過短信的形式為農民免費發(fā)送包含農產品期現貨價格的市場信息,解決長期困擾農戶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探索期貨市場服務“三農”的新路徑。2005年大商所推出“千村萬戶”市場服務工程,把期貨價格送到鄉(xiāng)村田野,把農民請到期貨課堂,推動“公司+農戶”“期貨+訂單”經營模式試點,推動小生產與大市場對接。
生豬養(yǎng)殖業(yè)離不開保險。過去由于缺少有效的對沖手段,保險公司只能承擔巨額賠付風險。生豬期貨推出之后,保險公司通過向期貨公司的風險管理子公司購買場外期權,轉移價格風險,實現了有效的價格風險分散與對沖。
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大商所始終推進“保險+期貨”可持續(xù)發(fā)展,引導市場各方正確合理認識“保險+期貨”背后的風險管理本質。2023年大商所“農民收入保障計劃”進一步加大了對飼料養(yǎng)殖專項的支持力度,同時提升了對產品標的、產品結構、項目周期的標準化要求,并基于此進一步優(yōu)化項目申報機制,其中,生豬項目的可選運行周期為2—6個整月,期貨公司可以結合市場價格走勢等因素,在年底前的每周提交立項申請,隨時隨地滿足更廣泛的農戶群體的農產品價格風險管理需要。
標簽:
相關閱讀
-
當前最新:生豬期貨開辟服務“三農”新路徑
服務實體經濟是大商所的宗旨和使命。作為現代市場體系的組成部分和... -
當前短訊!中國貿促會:外資企業(yè)對中國...
據新華社電中國貿促會30日發(fā)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外資營商環(huán)境調... -
天天速讀:中鋼協(xié):預計短期鋼材出口或...
中鋼協(xié)發(fā)布4月鋼鐵產品進出口月報,其中提到,海外市場供需兩弱,世... -
河南緊急下撥2億元專項用于小麥烘干
5月30日,經河南省政府專題研究決定,河南省財政緊急下撥資金2億元... -
純堿反彈乏力 雙焦跌超2%-每日看點
5月30日,純堿主力合約難以維持昨日的反彈趨勢,再度轉跌,收跌3 8... -
高糖價顯疲態(tài) 糖市供需結構變了嗎? ...
連續(xù)大漲之后,糖價近期終于顯露出疲態(tài)。國內白糖期價自上周三開始...